广西新闻网 > 首页栏目 > 经济 · 生活 > 乡村 > 正文 |
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和入境旅游产品设计赛将启动 |
2025-08-04 19:02 来源:广西云-广西日报 编辑:王克础 |
百度 内饰方面,柯珞克布局清晰,没有太多复杂的线条,中控台配备了一台大尺寸显示屏,全新的三辐方向盘造型较为运动。
“‘山里的娃能够到县城读初中,是等于二次投胎。’”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培进村,党支书杨同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这朴实话语背后,是江川中学教育帮扶为这个高坡高寒山区脱贫村带来的深刻蜕变。 培进村地处三江侗族自治县西部,村民多外出务工,90%以上儿童为留守儿童。长期缺乏有效管教导致村里学习氛围淡薄,教育发展滞后。然而,自2021年江川中学开展对口帮扶以来,培进村的教育生态已发生质的改变。迄今,已有52名学生到江川中学就读,两届学生毕业,其中15人成功考入高中。曾经在全县排名垫底的山村学子,正用成绩证明着“我们的孩子不笨”。 江川中学全貌。廖校华 摄 作为粤桂合作建设的初中部学校,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古宜镇高铁站旁的江川中学,凭借优美的校园环境和雄厚的师资力量,为山区学子提供了全新的成长土壤。针对培进村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,学校量身定制教学方案,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辅导,帮助孩子们补齐短板。数据最有说服力:从该校毕业的培进村学生,成绩均实现质的飞跃,彻底打破了“山区孩子学不好”的偏见。 李文杰领取录取通知书。廖校华 摄 苗族少年李文杰的故事便是最佳例证。小升初时,他的语数英总分仅220分,全县排名1900多名。今年,他却以全县排名95名、A+的优异成绩被三江中学录取。捧着通知书的他热泪盈眶:“感谢江川中学给予我学习的平台和奋斗的舞台,学校的优质管理和老师的精心指导,是我进步的关键。” “‘江川中学证明了我们的孩子不笨,是可塑之材。’” 杨同新的话语里满是感激。曾经因学习氛围淡薄而陷入困境的培进村教育,在对口帮扶的春风中焕发新生。越来越多的苗族孩子通过江川中学的培养,走出大山、迈向更广阔的天地。 江川中学开展特色教育。廖校华 摄 这所诞生于粤桂合作的学校,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力量——它不仅是知识的殿堂,更是改写命运的舞台。正如李文杰所说:“我将不负厚望,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,争取考上211以上的大学。”在江川中学的助力下,更多苗乡学子的梦想,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。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|
>>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|
|